夏季,医院急诊室、内科诊室、肠道疾病诊室及儿科诊室里,不断有捂着肚子呻吟的患者或哭闹着的患儿,向医生诉说着自己从前天、昨天、今早开始拉了多少次的肚子、呕吐了多少次等。
拉肚子是怎么引起的呢?如果您遭遇腹泻,您知道如何用药、如何补液、饮食应注意什么吗?本专题将带您飞越迷雾。
夏季,正是洪水易泛滥之时。您可知道,夏秋季节,人体也会闹“洪灾”的,这便是胃肠部位。当胃肠受到致病菌侵袭时,可出现上吐下泻等不适。为什么胃肠在夏秋易出现上吐下泻呢?这是因为在高温天气里,人们大量喝水使胃液稀释、胃酸度下降,杀菌功能必受影响。由于大量出汗,血液集中在皮肤血管以利散热,胃肠分泌减少,血流量也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胃肠道功能下降,在进食了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物时,就很可能引发疾病,也就是病从口入。有些腹泻起病急,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而凶险,如不能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这里介绍几种夏秋季节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痢疾:历史悠久
您是否遇到来时“急不可待”,去时“意犹未尽”(医学谓之“里急后重”)的情境呢?痢疾这种“历史悠久”的肠道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便是里急后重。既然是肠道疾病,痢疾便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在这里必须提醒您的是,有一种痢疾可要人命,它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中毒型菌痢,多发生在2~7岁平时体质较好的儿童。这种中毒性菌痢症状不典型,如呕吐、腹痛、腹泻不明显或出现较晚,大便次数不多,也不一定有脓血便等。因此,小孩在多发季节一旦出现不适,最好到医院就诊。
痢疾可常年发病,但在夏秋季节更多,这是因为此病的祸根——痢疾杆菌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7摄氏度。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菌痢接触史,通过粪—口途径感染发病。
霍乱:烈性传染病
创作了《胡桃夹子》、《睡美人》、《悲怆交响曲》、《天鹅湖》等世界著名歌剧、誉满天下的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一天因为口渴喝了一杯未煮开的水,之后突然发生剧烈腹泻、呕吐,频繁不止,最后因脱水而死亡。夺去这位音乐大师性命的元凶,就是小小的霍乱弧菌!
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由霍乱弧菌引起。该病传播迅速,夏秋是流行季节,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
霍乱弧菌在自然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如在江、河、井或海水中可生存1~3周,在鱼虾和贝壳类食物中可存活1~2周。人群对这种细菌普遍易感,如饮用了受污染的水,进食了受污染的海鲜食物,均可能发病并引起流行。正常情况下,霍乱弧菌在胃酸中仅能存活5分钟,但在胃液减少或吃下的细菌较多时则可发病。
该病最典型的症状是大便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开始时稀水样,后为白色米泔水样,少数为洗肉水样血便。腹泻之后出现连续性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也可如米泔水样。由于水样粪便及呕吐食物都很大量,患者很快脱水,可致失水性休克、酸中毒,若不积极抢救可致死亡。
小部分轻型患者起病较慢,腹泻每日不超过10次,为稀便或稀水样便,一般无呕吐,亦无明显脱水。这部分患者不易被发现或引起重视,可成为新的传染源。
所以,夏秋季节凡有腹泻者,尤其是每日腹泻3次或3次以上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急性细菌性胃肠炎:吃生冷食物引起
该病常称为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吃进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胃肠炎,可常年发病。因夏秋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而炎热天气下人们喜欢吃凉拌菜等生冷食物,出现集体发病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例子便时有所闻。常见的细菌有沙门菌属、葡萄球菌、嗜盐菌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起病急,常在吃进受污染食物后的几小时发生,表现为急性腹痛、腹泻、呕吐,可伴有发热或低热等症状。
病毒性胃肠炎:小儿多见
如果在秋季,小孩出现蛋花汤样或水样的大便,且呕吐先于腹泻时,便要考虑可能是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该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小儿,因多在秋季发病,故称为“小儿秋季腹泻”。这是由于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胃液中胃酸少,消化酶的活性差,且这个时期的免疫功能也不完善,所以,病原体在肠道内易定居,引起腹泻。尽管病毒性胃肠炎在小儿多见,但在成人或老年人中,也可见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甚至引起成人流行性腹泻。小儿腹泻时易发生脱水,须要及时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治疗。
此外,其他肠道传染病在夏秋季多发的也很常见。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伤寒等,这些传染病有时可暴发流行,给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所以一旦出现有腹泻、呕吐等症状须及时到医院就诊,疑诊或确诊为霍乱等烈性传染病时,还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以控制传染源,防止流行。
提醒:人为“拉肚子”不可取
有人认为,通过服用可导泻的药物,人为引发腹泻,认为这样让肠道泻干净或洗干净,可以清除体内的“毒素”或“垃圾”,拥有光洁的皮肤、苗条的身材,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也没有科学依据。正常人的机体中,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活动是在精密调节下进行,并处于动态平衡。人呼吸的空气、喝进去的水、吃下去的食物等,经过相关器官的代谢,其代谢产物也会经不同的途径排出体外。正常人体中并不会存在“毒素积蓄”,更不需要“清毒”或“排毒”。
作者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