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健康标准是什么?就是阴阳平衡、气血和调、形神相谐、经脉通畅。而所谓正气,就是维护机体健康状态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防病及自身的调节与修复。正气对邪气而言,其主要作用是防御外邪的侵入和对入侵之邪的清除。因此,正气充沛的人御邪或祛邪的能力就强,反之则弱。但常人对正气的误识在于:正气充沛了就可抵御一切邪气而不生病;即使病了,也容易康复,所以正气越多越好。因此早在古代就已形成了养生重补、病后喜补的风尚。古医所谓“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罪”的说法就是对此积弊的无奈针砭。
中医的正邪观奠基于《黄帝内经》。先看看它的一些着名论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对正气重要性的高度肯定。但常人不知的是,正气的抗邪能力是有前提限制的。一是正气主要是防可经鼻及皮肤等处侵入的外邪。二是当邪气过强或带有传染性时,即使正气不虚也多会致病。三是饮食而入的邪气,如膏粱醇酒或有毒之物则是正气所防不住的。四是正气自身的祛邪洁净功能也有前提限制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量上。如食入害物久而量多,则难以消除。二是邪气致病的结果上。如仅致功能失调,则假以时日可以调整。但如已致实质性病变,则大多难以复正了。所以正气不是万能的。不仅如此,正气如果过度了,还会生病。对此,《内经》及后代医家早就有了不为大家熟悉的经文:如“气有余便是火”、“壮火食气”。就是说,气多了就会产生火,而过旺的火又会损伤元气。由此可见,正气并不是越多越强越好,而也是必须有度的。过度了,就会走向反面。更何况《内经》中还有对大小诸毒的治法训则。这才是《内经》等对正气认识的完整而正确的辨证观。再如着名的治病八法:汗、吐、和、下、温、清、补、消。其中祛邪的就占了五法。也同样说明了祛邪法的常用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有民众所不了解的是:在古代文献中常有诸如“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类的用“必”非必的写法。之所以用“必”,只是为了强调而并无绝对之意。另外,在传统中也常有某一命题而有两说的现象。如有了“扶正即所以祛邪”之说外,还有“祛邪即所以扶正”之谓。其目的也都只是为了强调一点而非否定其他,故后人不能印定眼目而死读死做。
我们先看看临床上的事实:谁见过感冒、类风关、高血压、糖尿病、子宫肌瘤、脂肪肝、乙肝等许多急慢性疾病主要是用补法作为常规疗法的?再看生活中的事实:女性多食含有激素样物质的补品,就会增加乳腺、子宫、卵巢等组织的发病概率。小孩因吃得太好而致营养过剩病明显早发和多发。大人吃得太好而脂肪肝、糖尿病等猛增。又比如癌症,我们都能无可争辩地看到这一事实:生癌症的大多数病人在平时都较少生病。而平时病恹恹,一直吃药不断的人却较少生癌。同样的,即使生了癌症后也是青壮年发展恶化快,而老年人则慢。这说明什么道理呢?青壮年的新陈代谢水平高,即中医所谓气盛火旺,就好比肥沃的土地有利于害虫的生长。而虚弱或年迈之人则相反。可见火旺是癌症发生的土壤,而毒则是癌症的主要原因,其虚只是因实邪或化疗所致。这是已被我数十年治癌实践所证明的结论。
由上可知,正气无疑是重要的,但“正气决定论”则是错误的。正气只要够就行,因此营养只要够和均衡就行。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所以不论是养生还是治病,都应以自身状况和病情为据。该补则补,该泻则泻。总以邪去正安为务。盲目误补不仅助邪也会生邪,其害也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食谱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现在因营养不足而虚弱致病的情况已明显减少,而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已转变为主要是由各种邪气或毒素所形成的实病或毒病。故随此变化,在邪正关系的总体把握上,祛邪应比扶正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