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_久康健康网
健康
健康健康知识消化胰腺

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

2021-08-29 10:10:14 发布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特点是恶性程度高、不易早期发现、切除率低、预后差。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诊断方式。

胰腺癌的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磁共振又称为MRI。在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中,磁共振对胰腺癌术前评估较为准确,因此通常被用于诊断胰腺癌。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但价格昂贵。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的最大优势是费用较低,可见肝脏、肝内和肝外胆管肿瘤。但胰腺癌超声波诊断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而且会受到患者体型以及胃肠道气体的影响,因此超声检查通常被作为CT的补充诊断方式进行运用。

3、逆行胰胆管造影又称为ERCP,通常在确定胆管结石,对胆管损害进行诊断以及获取十二指肠和壶腹部癌的组织活检方面特别有用。 ERCP能同时显示胰管、胆管和壶腹部,对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很有价值,此外还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并收集胰液作细胞学检查。但在已有阻塞性黄疸的情况下作ERCP有引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应控制好注入造影剂的数量、速度和压力。胰腺癌的ERCP影像所见为:①主胰管不规则性狭窄,梗阻,其末端呈鼠尾状截断影;②主胰管侧支破坏、断裂、稀疏和移位;③造影剂外溢入肿瘤区;④胆总管可有包绕狭窄和梗阻表现,如同时有胰管的狭窄和梗阻,则呈“双管征”。

4、CT扫描。CT扫描不依赖手术,不受病人体型和胃肠道气体的限制。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块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但<2cm的胰腺肿块约1/3不能发现影像学改变。CT扫描应该列为目前诊断胰腺癌的主要方法。胰腺癌的CT图像为:①胰腺肿块呈普遍性或局限性肿块。肿块中心可有不规则的轮廓模糊的低密度区,若低密度区较大,可为肿瘤坏死或液化表现;②癌肿侵入或压迫胆管或胰管时可使其扩张;③癌肿可侵及胰背脂肪层及包绕肠系膜上血管或下腔静脉。

引起胰腺癌的六大病因要注意

1、吸烟 : 烟中的亚硝胺是致癌物质,吸入后经血液运至肝脏被激活,排入胆汁后逆流入胰管。此外,吸烟可提血脂浓度,间接增加致癌危险。吸烟者的胰腺癌发生率为非及烟者的 2 2.5 倍,发病年龄也提高 10-15岁。

2、 酗酒 : 可使胰腺组织纤维化导致慢性胰腺炎,从而诱发胰腺癌。

3、高蛋白饮食 : 动物实验已证实高蛋白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日本自 1950 年以后岳母腺癌的发病率增高了 4 倍,与动物蛋白和脂肪摄入量增加相到致。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胰腺细胞的更新率,因而增加了胰腺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

4、某些疾病与胰腺癌的发病率增高有关 : 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群的 2 4 有钙化灶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出 100 倍。胃朋部切除后 20 年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 5 7们这是由于丧失了胃对胰腺的调节功能使之不能对有害物质作出反应 ; 小肠对代谢的解毒作用亦因胃切除而受影响,致使胰腺与致癌物质接触的机会增多。

5、食水果和新鲜蔬菜少 : 水果和新鲜蔬菜中含有维护人体免患胰腺癌的蛋白酶抑制因子,这些因子可阻止氧基的合成,防止蛋白质被降解成快速分裂癌细胞所需的氨基酸,或抑制聚ADP — 核糖核酸的合成,因而减少对DNA的损伤。因此,食水果和新鲜蔬菜少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此外,食煎烤的肉类食物也能增加其发病率。

6、职业环境,制造萘胺和苯胺的化工厂中工作的工人。胰腺癌的发病率较一般工人高 5 倍。另据调查,油化工和珠宝制作出工作的工人胰腺癌的发病率也较高。


TAG:消化 | 胰腺
文章链接:https://health.9heal.com/know/86714.html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盐霉素抑制肝胰腺肿瘤生长 为化疗耐药提供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郭传勇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对肝癌及胰腺癌细胞株及裸鼠肝脏原位肿
胰腺癌来了,身体会有这3大症状!发现一个
胰腺癌它被称为万癌之王,它是所有癌症中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癌症,它在发生后没多久病情会迅速发展,
导致胰腺癌的因素都有哪些?这4个很常见
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其发病隐匿,很多患者在发现后已经是晚期,而此时治疗的效果都不太理想。那
谨防胰腺炎囊肿恶变
饱受胰腺疾病折磨的周先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颜,他刚刚摆脱了一种罕见的胰腺疾病--实性假乳头
抽烟是导致胰腺癌的罪魁祸首?
  在大家原本的印象中,肝癌才是“癌中之王”。可随着肿瘤疾病谱的发展变迁,“癌中之王”也发生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