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脑萎缩是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遗传、脑外伤、中毒、脑血管畸形、脑部肿瘤、脑动脉硬化等,任何可以改变脑部血液循环,导致脑组织长期慢性缺血的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脑萎缩。老年人是患脑萎缩的主要人群,这是一种慢性疾病,积极正确治疗的话,还是有治愈的可能的。那么,脑萎缩有什么治疗手段?
脑萎缩的治疗原则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针对病因,标本同治;家庭训练和医生指导相结合;减少随脑萎缩而产生的各种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维持残存的脑功能状态及改善生活质量。
1、对症治疗。脑萎缩主要行对症治疗,根据脑萎缩症状不同,对症使用相关药物。
2、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对于脑萎缩患者意义重大,尤其在出现认知、运动功能障碍后,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有重要价值。
3、饮食治疗。在治疗脑萎缩时饮食是急需要重视的一点。脑萎缩患者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会诱发脑萎缩的发生。脑萎缩患者平时应适当多吃些新鲜、含优质蛋白的食品,忌酒、忌烟、禁食辛、辣、腌、熏等刺激性或人工合成的食物。
4、靶向修复疗法。目前国内治疗脑萎缩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靶向修复疗法,通过治疗实现神经细胞的自我分化,并替代已经受损和死亡的神经细胞,改善患者的脑细胞生长微环境,起到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提高大脑神经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大脑神经细胞损伤后的自然凋亡,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5、注重大脑的开发,合理用脑。若在中年时忽略右脑的锻炼,退休后若无法在短时间调整生活形态,左、右脑运动不足,大脑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即容易产生脑萎缩。因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退休前后,应当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的开发左右脑,减少发生脑萎缩的可能性。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老年脑萎缩的治疗方法。
温馨提示:血管性疾病是脑萎缩的元凶,因此一定要积极防治影响血管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注意饮食营养,改变吸烟、酗酒等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