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此类药物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以及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茯苓
(1)功效主治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用于多种水肿,痰饮眩悸,便溏泄泻,脾虚食少,惊悸失眠,心神不安。
(2)来源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Wolf]的干燥菌核。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直至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然后阴干,所得药材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所得药材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3)药材识别
形状大小
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状,大小不一。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茯苓块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茯神为附有松根的茯苓,呈方块状。
特征描述
茯苓个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断面显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茯苓皮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茯苓块呈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茯神中附有一块茯神木。
质地气味
茯苓个和茯神体重,质坚实;茯苓皮质较松软,略具弹性。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佳品特征
体重,质坚实。外皮棕褐色、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
(4)产地
主产于湖北、安徽、云南和贵州等省。栽培或野生,栽培者以湖北、安徽产量大;野生者以云南所产质优,称“云苓”。
${FDPageBreak}
车前子
(1)功效主治
清热,通淋,利尿,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用于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暑湿泄泻,痰热咳嗽,目赤肿痛。
(2)来源
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
(3)药材识别
形状大小
不规则长圆形、椭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
特征描述
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陷点状种脐。
质地气味
质硬,气微,味淡。
佳品特征
粒大,均匀饱满,色红棕。
(4)产地
车前产于全国各地,平车前主产于东北、华北及西北等地。
${FDPageBreak}
茵陈
(1)功效主治
(2)来源
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习称“茵陈蒿”。
(3)药材识别
形状大小
绵茵陈多卷曲成团状;茵陈蒿茎呈圆柱形,多分枝,长30~100cm,直径2~8mm。
特征描述
绵茵陈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茎细小,长0.5~2.5cm,直径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见明显纵纹。叶有柄。
茵陈蒿表面淡紫色或紫色,有纵条纹,被短柔毛。断面类白色。叶密集或多脱落,叶两面密被白色柔毛。头状花序卵形,多数集成圆锥状,长0.2~0.5mm,直径0.1~0.2mm,有短梗。瘦果长圆形,黄棕色。
质地气味
绵茵陈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微苦。
茵陈蒿体轻,质脆。气芳香,味微苦。
佳品特征
质嫩,绵软,色灰白,香气浓。
(4)产地
滨蒿主产于东北地区及河北、山东等省,茵陈蒿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省,以陕西产者(西茵陈)质量最佳。
${FDPageBreak}
冬瓜皮
(1)功效主治
利水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
(2)来源
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干燥外层果皮。
(3)药材识别
形状大小
不规则的碎片,常向内卷曲,大小不一。
特征描述
外表面黄白色或灰绿色,被有白霜,有的较光滑且不被白霜;内表面较粗糙,有的可见筋脉状维管束。
质地气味
体轻,质脆。气微,味淡。
佳品特征
灰绿色被白霜,质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