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为何易出现情绪障碍
一般来讲,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一些人会出现心烦的表现。有的人即使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会因看到窗外强烈的光照而产生烦躁情绪。此外,出汗较多、睡眠缺乏和饮食不足也会导致人体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另外,夏季人的植物神经系统也易出现紊乱,影响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会使人多梦,睡眠质量降低。除此而外,心理因素也扮演一个重要角色,据浙江省中医院心理科主任高静芳介绍,许多中青年出现“夏季情绪障碍”,是因为这一年龄段的人本身生活压力就比较大,如果没有合适的途径宣泄,焦躁的情绪会一点点郁积起来,一旦有个缺口,就容易爆发出来。
三类人易出现情绪障碍
第一类是平时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人,长期处在相对紧张的情绪状态,炎热的外部环境易诱发他们一直压抑的负面情绪;第二类是平时情绪易波动、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的人,高温、阴雨环境下容易感到烦躁、抑郁;第三类是心里有许多烦恼事又不善于沟通和表达的人,高温易导致情绪失控。
防情绪障碍要重平时调整
情绪的调整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
首先,心理状态要放松。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可进行一些自我放松,经常听听舒缓的轻音乐,如班德瑞的轻音乐,在这种自然、纯美的音乐背景下,重新梳理心事;或静坐沉思,闭上眼睛想象森林、蓝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凉爽的情境,为心灵吹风纳凉;也可散散步、打打球、唱唱歌,把情绪适当宣泄出来。
其次,有意识地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学会知足。心理学认为,人的抑郁情绪与“丧失感”有密切关系,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尽可能地去想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反复考虑失去的或得不到的东西,抑郁、焦躁情绪才会烟消云散。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要尽可能以乐观的态度去理解,与他人相处尽可能以宽容服人。
此外,还要学会释放。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找个知心朋友聊一聊,不要自己挺着、扛着。多动,多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加强与他人的交往。
最后,夏季要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放缓进度,保证睡眠充足,夏季最佳就寝时间为22:00~23:00,最佳起床时间为5:30~6:30,中午“小睡”以30分钟为宜;在封闭的房间里不要停留过久,居室注意通风,尽可能将室内收拾得简洁些,产生“凉快”的感觉;调整饮食,少吃刺激性、油腻食物,多喝凉开水及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新鲜的凉拌菜;多参加游泳、滑冰等全身运动,有利于疏解内心压力,但要注意,当环境气温达到或超过33℃时,要减少体力活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多。记住,有规律的生活也是保持心情愉悦的法宝。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