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因素中,风疹病毒就是孕期引致畸胎的常见原因之一。倘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却生出个这样或那样的畸形儿来,给孩子父母带来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胎儿致畸的因素很多,有化学因素(包括药物),也有物理因素(包括放射线),还有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寄生虫、父母的遗传病、近亲结婚等)。那么,为什么风疹会导致胎儿畸形呢?孕妇该如何预防风疹呢?
来去如风的风疹
谈到风疹,有些人以为是指“风疹块”,其实两者是相去甚远的两种疾病。一般人俗称的“风疹块”,又叫“风团块”,医学上称为荨麻疹,表现为皮肤发痒、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团块,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有急性与慢性两种。荨麻疹的病因较复杂,可由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因素引起。而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5~14岁的儿童及少年,但亦会传染给青年及中老年人。
风疹病人起病时先有1~2天的低热或中等度发热、胃口不开、疲劳,以及打喷嚏、轻咳、咽部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在年长儿童可延长至5~6天。发热后1~2天即出现皮疹,初见于面颈部,1天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及四肢,多呈细点状,淡红色,指压褪色,大小约2~3毫米,面部、四肢的疹子较疏,身上及背部较密;耳后、枕部、颈后及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脾脏轻度肿大。疹子2~3日(也有短至1日者)即自行消退,退疹后全身症状随之消失,淋巴结及脾脏亦缩小。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
风疹可致畸
读者也许会不明白,风疹怎么会和畸胎联系在一起呢?事实证明,新生儿畸形中有5%以上是因为母亲在怀孕的早期感染了风疹病毒。风疹病毒引起的畸形及疾病主要有:白内障、视网膜病、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心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心肌坏死、高血压、肝脾肿大、肾小球硬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头畸形、智力障碍、精神运动障碍等等。
致畸多在孕早期
风疹致畸多发生在怀孕的早期,如怀孕的第1个月时得了风疹,胎儿感染的机会为10%~30%,第3个月时为5%~20%,第4个月时为1%~5%,怀孕第4个月以后仍有少数胎儿可被感染。因此,影响胎儿的机会相当高,这不能不引起生育期妇女的高度重视。
以上数字是医学工作者长期研究的结果。人们会问,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成人得了风疹后,由于免疫系统完整,会产生一种干扰素以对抗病毒;而胎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不会产生干扰素,所以病毒不但不能被消灭,而且在胎儿体内不断繁殖,致使胎儿发生各种先天性畸形,也因此孕妇越早感染,胎儿致畸的机会越多。
风疹可预防
预防风疹首先要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风疹患者一般病症较轻,如果没有并发症,可以在家隔离、休养,一定不能带病上学、上班,少接触其他人,更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多饮水,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受凉。少数患者若出现中耳炎、咽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医治疗。在风疹流行期间,儿童、孕妇尤其在怀孕前3个月内,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风疹是一种抵抗力很弱的病毒,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可加速空气中风疹病毒的死亡。
风疹的传染源是风疹病人,主要经空气的飞沫传播。病人在出疹前5日到出疹后两日均有传染性。孕妇在妊娠3个月内应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若已接触,于接触后5日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可减轻症状,已确诊风疹的早期孕妇,应考虑终止妊娠。
注射风疹疫苗可有效地预防风疹。但是,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孕妇切不可注射风疹疫苗。因为目前应用的风疹疫苗是用活的风疹病毒制成,虽然毒力已大大减低,但这些弱病毒还是有可能进入胎盘,导致胎儿畸形的。
除孕妇外,一般人应用风疹疫苗是安全的。在接种一个月后体内可以产生抗体,效果在95%以上,抗体可维持8~10年。免疫有效期过后可以再次注射。上海市实行疫苗注射后,风疹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广泛注射前的1969年,发病率达29/10万;广泛注射疫苗后发病率逐年下降,1974年为6/10万,1982年为1/10万,1991年为05/10万,1993为01/10万。重点的免疫对象为幼儿园及小学儿童,因这个人群的发病率最高,且可传染给孕妇及其他成人。此外,未婚的育龄妇女也应重点注射接受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