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针灸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一)针刺可以降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目前,糖尿病的空腹血糖指标为〈6.0mmol/L。有人发现针现刺可以使临床指标不同程度地改善,血糖明显下降,或基本恢复正常,平均下降幅值高达5.6mmol/L,尿糖多随血糖的下降而转为阴性。糖耐量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其至消失,有效率为81.5%~87.5%,平均显效率在34%左右,且无明显地副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针灸对改善血糖的作用,对DM(II)型中的胰岛素抵抗型疗效最为理想,对DM(I)型、以及严重消瘦者,疗效较差。而且疗效有疗程依赖性,随治闻的时间延长,疗效逐渐上升,与降糖的中西药联合使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明显减少药物的用量,有些甚至停用降糖药,而血糖能长期保持稳定。
(二)针刺可以调节与血糖代谢有关的物质。正常的血糖调节,主要依赖胰岛素,当血糖升高时,迷走神经和胰岛素β细胞受到刺激,引起β细胞表面的IK离子通道的开放,大量K+内流,从而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激活胰岛素基因,促使胰岛素分泌,从而使部分血糖变成肝糖原,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低于正常时,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岛轴,而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胰岛分泌胰高血糖素等又促使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上升。通过这个反馈环路,实现血糖的相对恒定。有人用经络经皮低频电针治疗某些糖尿病患者,发现于针后胰岛素立即上升达治疗前的3~5倍,其效应可持续达3个小时以上,同时生长激素降低、血糖下降。有人针灸治疗DM(II)型患者,发现针后甲状腺素T3、T4下降,cAMP下降、而cGMP上升。可见针灸作用,不仅局限于胰内。还有较强的胰外作用。
(三)对胰岛组织形态和细胞分子水平的影响。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组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如透明样变、纤维化和水肿,少数有胰岛细胞总数目的减少。而胰岛素抵2抗患者,多表现为受体后的缺陷,如组织和胰岛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数目出现下降,或与相应配体结合能力的下降。有研究证实,针刺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动物(如小鼠、大鼠、家兔等)的β细胞有明显地保护作用,维持细胞的完整性。也有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提高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力和使下降的受体数目上调,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治疗某些类型糖尿病的作用。
另外,还有研究发现,针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如通过改善中枢神经功能达到使机体调节血糖这一反馈通路更另完善和敏感,从而使机体能对血糖有一个良性的自我调节机制。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二 针灸对糖尿病的作用机制
一般认为针灸对糖尿病的作用,可分为胰内和胰外两大方面。
(一)胰内方面。正如前所述,胰内机制主要是保护β细胞的完整性,促进或调节胰岛素的适当分泌,增加β细胞表面的某些受体功能,以及增加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但能否对胰岛细胞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有调节作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上所述,针灸能提高DM患者的cGMP,而降低cAMP水平,而这二者是细胞内的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调节和控制细胞对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血糖调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胰外方面。主要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NEI)网络有关。许多研究证实,针刺能良好地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使机体调节血糖的网络趋于完善。另外,有研究表明,针刺还能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地敏感性,从而在高血糖状态下,促使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加速,调节血糖的平衡。在胰外方面中,针灸降低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可能机制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可能一个主要通路如下:针灸-----CNS中血糖调节网络-----迷走神经-----胰岛,从而对血糖的调控趋于精确化。但其中机制目前研究甚少,但可以预见,这是一个迄待探索的宝藏。
有研究证实,有针灸4~6周时,一般都能见到明显的降糖作用,而且临床症状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但还必需再坚持一段时间,约一至数月后,才能取得较为巩固的疗效。
三 我们的认识
我们认为针灸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样也有一些不足,如针刺降血糖的幅度尚不大,对严重患者疗效尚欠理想,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血糖也存在一定程度地波动。还有针灸虽然对某些并发症有确切地疗效,如周围神经病变;但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目前研究还较少,其疗效尚未有定论,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通过对针灸作用全面、客观地分析,我们认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应注重针药结合,使其优势互补,达到协同作用,共同提高临床疗效。一般主张在正常用药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并逐步降低药物剂量,甚至有少数患者可以完全停药。而且也有人初步发现,针灸还可以降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的继发性失效现象。而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也是困绕临床的一个棘手问题。这也说明,针灸与药物相结合所带来的优势。